柳州石雕——南京明故宮照壁 石雕紋樣的寓意
柳州石雕——從中山東路進入午朝門公園,南行不遠就可以看見一塊大型照壁,實屬明故宮遺跡。此照壁原出於哪個宮殿現已無考,其實是後人加工和遷移至此處的。
照壁作為大門屏障的墻壁,又稱“影壁”或“照墻”。在古建築中門內稱“隱”,門外稱“避”,照壁由“隱避”演化而來。做法有多種,如“一字壁”、“入字壁”。設計講究,既要使人不能對內一覽無遺,又能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明故宮照壁由三個部分組成,上部為壁頂,中部為壁身,下部為壁座,全長7米,高約2米,全為漢白玉石材。壁身為7塊石料拼成,用高浮雕、镂雕等多種手法雕刻成7幅圖案,以梅花鹿、龍、鯉魚、獅子等紋樣為主,周邊雕刻了大朵梅花和茂盛的枝葉,底襯海水群山紋飾。整個照壁雕作工藝極為精美,顯示了皇家建築的氣勢和風範,廣泛受到了國內外遊人的喜愛,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文物。
鹿紋:中國古代鹿被認為是人升仙時乘坐的動物。如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漆棺上有彩繪“仙人騎鹿”。中國民間常以鹿的諧音來象征“祿爵”和富貴。
龍紋:自古以來民間傳說“龍生九子”都不成龍,各有所好。龍的起源雖然是個謎,但世間千萬個飛禽走獸中,中國人最崇拜最敬畏的是龍,龍是華夏圖騰。封建帝王為加強統治權威將自己視為龍的化身。然而不管歷史如何變遷,龍自古以來與中國人的生活是血肉相連的。照壁上的盤龍是指姿態盤屈交結的龍,人們根據裝飾物形狀來刻繪它的遊姿。
魚紋:中國古代典籍中都說到魚在古人心目中是件祥瑞之物。現代畫像石中,魚紋大多為鯉魚,常以龍鳳為伴。此外,魚還有生殖繁盛、多子多孫的祝福意味。“鯉魚跳龍門”常被用來比喻古時平民通過科舉而高升,“龍門”二字比喻名望大的人,如果得到提攜,獲得騰達的機會,就叫“跳龍門”。
獅紋:中國古代稱獅子為獸中**,可鎮百獸,象征權力和威嚴,故古代常用石獅、石刻獅紋來“鎮門”、“鎮墓”和“護佛”。獅紋一般都由雄獅構成,氣勢威猛,在唐、宋時很流行。“獅子滾繡球”是獅紋的一種,由獅子戲球構成圖案,民間稱“獅子滾繡球”或“雙獅戲球”。獅子滾繡球時已不再威猛,只具憨態,十分可愛。
——柳州石雕,柳州墓碑,柳州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