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工具的演變很緩慢,期初以手工為主,但是經過石雕藝人們不斷的探索和技術的革新,改進了一些工具。隨著時間的遷移,有的工廠采用電動帶鋸鋸料,用電動臺鉆、手提電鉆打洞,直到九十年代初開始試用小型雕刻機。而青田石雕的工藝精美絕倫,尤其是镂雕技藝,這些令人贊不絕口的藝術品在創作工具上依然被許多手藝人選擇手工為主。下面跟著河南石雕牌坊一起了解下這套特別的青田石雕創作工具!
1、刺條
刺條是石雕中重要而簡單的工具,由刺尖、刺身與手柄組成。刺身長的約25厘米左右,粗約7毫米,短的10厘米以內,尖細似針。一般握法是用右手捏住刺身輕輕拉锉。刺條除扁形者外,無腹背之分,滿身剁有鋒利的鋼刺。刺條伸入洞內拉動後,或锉或鋸,以改造洞形,擴大空間,造出結構,明確層次。圓形刺條拉動後產生弧形凹槽,適用於景物交角圓順、角度較大的地方,諸如樹木的枝丫、座墊上的樹根等。扁形刺條兩面可锉,刃部可鋸,適用於景物交角尖狹、角度較小的地方,諸如花卉的葉腋、葉子的邊缺、竹子的枝葉等。橢圓形刺條是大小圓形刺條的結合,用時可根據需要轉動使用面以調整闊狹。扁圓形刺條則兼具圓形、扁形刺條的功用,特別使用於拉锉如古錢一類的曲線圖案,如窗格一類的直線形圖案。
柳州石雕廠家
2、鑿子
鑿子可分方口和圓口兩大類,鑿口的闊度又有半分、一分、二分直至一寸,用於打坯、戳坯、镂空及鏟平、修光。二至三分闊的是打粗坯的專用方口鑿,俗稱“砍鑿”,打坯時如同木工鑿洞,用鑿子的沖擊力劈削石料,以確定作品的外部輪廓、大體布局,乃至各部的基本形態。二分以下的狹口鑿,鑿身比較細長,一般用作镂空。河南石雕牌坊提醒為顯現景物體積和相互間隔及前後層次,用狹口鑿在放洞的基礎上伸入裏層,進行镂挖,為精雕細刻創造良好條件。三分以上的闊口鑿,一般用於鏟平修光。一些作品中景物較大的分面與幾何形體的塊面,常需要用闊口鑿去鏟。圓口鑿用於雕刻帶相對弧度的面,諸如爐瓶、人物、動物以及花卉的葉面等。
3、車鉆
石雕車鉆與銅匠使用的車鉆相仿,鉆頭固定於木榫上,可在相應的銅管上裝卸使用。鉆頭的大小類型很多,大的可鉆直徑達2厘米的洞,小的細如針尖。中小號車鉆用於鉆較小或細小的洞,這些洞既有放空的作用,更具有造型之功能,顯示空間層次。使用車鉆要勢穩力勻,嚴格控制洞深,預防損壞景物或層次。
4、雕刀
雕刀分為平口刀、圓口刀和斜口刀三大類,刀口闊度一般為二三分,較小的細如放痧刀。平口刀主要用於刨,兼用於戳或镂。在使用方口鑿的基礎上,用平口刀戳出景物更小的的體面,或深入裏層镂挖少量多余石料,以求實體的具體、細膩。做較小面積的修光時,多用平口刀刨刮景物的表面。圓口刀的功用與圓口鑿相仿,用於雕刻帶有弧度的面,只是大小不同。河南石雕牌坊提醒:此刀在人物、動物雕刻中常用來表現肌肉、表情、形體結構和衣褶的變化,在花卉雕刻中則用來雕刻多姿的花瓣、翻卷的葉面及交錯的枝丫。斜口刀可用刀刃刮,用刀尖刻、剔。“刮”在花卉、山水等镂空作品中用得較多,一些景物的邊緣需用斜口刀刮薄,以表現其形態和質感。“刻”,用刀尖刻線以勾勒結構,如人物、動物的開眼,鳥獸的羽毛,魚蟲的鱗片,花卉的葉脈,流水的波紋……“剔”,斜口刀尖還用於修光時剔凈細狹凹陷部位的石屑,使作品顯得“鑿腳”清楚,精細美觀。
——柳州石雕、柳州墓碑、柳州石碑、柳州石桌、柳州石欄桿、柳州石球 柳州石凳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